最近,不少人都遇到过一种令人头疼的情况:手机突然被陌生号码连续轰炸,接起来后对方要么推销高息贷款,要么冒充“公检法”要求转账。这种密集的诈骗电话不仅干扰生活,还可能让人陷入恐慌。本文将带你了解这类骗局的常见套路,并分享实用的应对方法。
这类电话通常有几种固定模式:一是伪装成银行或电商客服,谎称账户异常;二是自称“执法人员”,威胁用户涉嫌违法;三是利用“响一声就挂”诱导回拨。骗子往往通过改号软件伪造本地号码,甚至能说出部分个人信息以增强可信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诱导转账或获取敏感信息。
首先,切勿接听陌生号码,尤其是连续拨打的电话。智能手机可通过设置“静音未知来电”或安装防骚扰App自动拦截。其次,若已接听,立即挂断并标记为诈骗号码(运营商通常提供举报通道)。重要的一点是:无论对方如何施压,绝不透露验证码、身份证号或银行卡信息。
如果电话轰炸已影响正常使用,可联系运营商开通“高频呼叫防护”服务,或暂时启用呼叫转移。同时建议修改重要账户密码,并检查是否有信息泄露风险。对于恐吓型诈骗,务必保持冷静——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办案,更不会要求转账“自证清白”。
预防胜于补救。平时应避免随意填写问卷、授权不明APP获取通讯录权限。遇到可疑情况,可主动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咨询。记住:诈骗手段虽层出不穷,但只要坚守“不轻信、不转账”原则,就能有效守护财产安全。